【吳則霖咖啡專欄】比賽風潮正熱:咖啡賽事越來越多 冠軍到底代表什麼?
近年來咖啡相關賽事可以說風靡全球,台灣也不例外。究竟目前有多少種咖啡賽事呢?大概連我都記不住了。每舉辦一個競賽,就會隨之產生一個冠軍,當然,還有很多的決賽選手和評審,常常有人開玩笑說這情況已經跟滿街都是碩博士有異曲同工之妙
年來咖啡相關賽事可以說風靡全球,台灣也不例外。究竟目前有多少種咖啡賽事呢?大概連我都記不住了。每舉辦一個競賽,就會隨之產生一個冠軍,當然,還有很多的決賽選手和評審,常常有人開玩笑說這情況已經跟滿街都是碩博士有異曲同工之妙
然而我還是覺得各項賽事的選手以及評審皆有其價值,但是究竟這些頭銜代表了什麼,就必須先從瞭解賽事的內容開始。
評審與選手之間的關係
雖然選手的成績是由評審所判定,因而造成不少人直觀的認為評審比選手還強;然而評審與選手兩種身份所需要具備的專業是截然不同的。
評審需要的是依照賽事的規則規章,在時間內針對選手在賽事中的表現給予相對應的分數;而選手則是在賽事期間盡可能端出最好的表現。兩個角色其實都需要很多的練習才能做得好,一個好的舞台是需要由好的選手以及好的評審一同架構的,缺一不可。
比賽項目
咖啡產業最常見的幾種比賽項目包括:生豆評鑑、烘焙、各種沖煮方式、拉花藝術。然而每一個項目所要評鑑的內容都不同,並非每一個賽事的冠軍都是全能的。就好比種植者與廚師都是完成餐點的其中一環,但是我們不會將好的種植者與好的廚師劃上等號。
比賽規格
當比賽的規格越高,賽事走向就越偏向比較品質與競技;當規格越低,賽事走向則偏向輕鬆的交流切磋。
比賽規格可以從三個細節去評斷,第一是評分的方式,第二是評審的組成,第三則是選手的組成。
一、評分的方式
賽事若有擬定詳細的評分表格,評審需要在評分表上填寫分數並對此評分表負責,那麼賽事的客觀性與嚴謹度就會相對較高;如果評分表過於簡單,甚至僅由評審自由心證給予分數或匿名投票,那麼就有很多的模糊地帶。二、評審的組成
當評審需要具備一定經歷,並經過受訓、考核才能獲得評審資格,那麼賽事相對嚴謹。反之若評審為邀請制,甚至是所謂廠商盃比賽(評審皆與主辦單位有商業上的利益關係),那麼賽事的主觀色彩就很高。三、選手的組成
選手方面,國家賽事較沒有爭議,但國際賽事就很複雜了。許多國際賽皆稱自己為世界賽,然而選手若需要先行經過會員國賽事甄選,取得冠軍後才獲得代表權,那麼比賽規格當然就高上許多;反之部分國際賽並沒有選拔選手的機制,而是採用報名即可參賽的方式,性質就又有所不同了。而參賽國數量與選手數量也是重點之一,許多新興賽事或是小範圍的區域性賽事,往往參賽選手(國)數量都低於十,跟大眾想像中的世界賽有不小的落差。
圖片來源:WBCFACEBOOK
而頂尖的咖啡賽事,總是帶有一些共通的特色。比如說世界咖啡師大賽(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; WBC),一直以來就被視為咖啡賽事中的最高殿堂,有接觸運動的人總會以咖啡界中的奧運來稱呼,而喜歡賽車的人則稱之為咖啡界中的F1賽車。
WBC雖名為咖啡師大賽,然而在競賽中所要比的,其實是從生豆種植處理、烘焙的設定、周邊器材的選擇、沖煮手法、選手的展演與服務技巧,所有環節最高規格的整合。
也因為賽事內容如此多元,無論你只是一位咖啡愛好者,或是咖啡產業鏈中的一員,都可以在賽事中找到感興趣的點。而賽事吸引到這麼多的觀眾,當然也就吸引大量贊助商的投入,比賽的規模與參與其中的選手及評審也就逐年增多。
如今,要成為WBC的評審,需要先從事兩年的會員國賽事評審,才有資格參與國際評審的資格考試。
而且即使通過考試,每一次的WBC之前都必須通過賽前評審營的考核與校正,才能真正上場評比。
而這樣嚴謹且受矚目的賽事平台,參賽國無不投盡資源想爭奪冠軍頭銜;WBC每年約有60位各國代表選手參加,這些冠軍在國家賽事中都是由數十到數百位選手中選拔出的。
也就是說,每一年的世界咖啡師冠軍可以說是由數千位選手中脫穎而出,冠軍的含金量不言而喻。
2016WBC吳則霖擊敗日本、加拿大、美國、法國、荷蘭等國的義式咖啡好手奪冠。
圖片來源:WBCFACEBOOK文章來源:BAZAAR